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棉花价格暴跌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的系列调控措施。11月8日-10日,连续三天的时间,郑商所接连发出七道通知提示投资者谨慎交易投资,而在棉花供应量上的投放也逐渐增多。
据乌鲁木齐铁路局人士透露,按照有关部门的安排,在12月底之前,铁路要支持至少100万吨的新疆棉出疆,而这已经很过中国一个月的用棉量。“新疆棉现在每日至少有300车皮的发送力度,几乎前所未有。”分析师表示,由于前期涨幅过高,在政策密集出台的情况下,**资金闻讯迅速出逃,造成了棉价的暴跌。
据炒棉客描述,本轮棉花下跌过于凶猛,特别是11日和12日两天棉花都收于跌停,两天的累积跌幅已达12.51%,按照在交易所8%的规定上加两个点,11%的支持金计算,如果是在10日多单满仓隔夜持仓,接下来两个交易日12%以上的跌幅足以爆仓。
家纺业消费空间巨大
今年以来,棉价不断飞速上涨,突破2000**/吨大关,相比去年同期的1400**/吨,上涨近五成。受棉价飙涨影响,床上用品涨幅普遍很过30%,秋冬装价格也纷纷上调。
一家家纺上市公司向记者谈到,棉价涨价了,企业的产品也同样涨价,企业完全可以将棉花的涨价转嫁到下游。
棉价的涨价带来的床上用品等家纺产品的涨价并没有妨碍到销售市场,仍旧有不少的消费者购买床上用品,店铺的客流量依旧很大。虽然棉价已涨得很高,但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认为,价格还会继续在高位运行,而且棉衣棉被是居民必需品,这就促成了高价背景下的“供需两旺”。
按发达的消费习惯,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3类消费(按照纤维消费量计)应各占市场消费总量的1/3。但我国目前服装类纺织品消费约占总量的65%,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23%,且家用纺织品的人均消费所占消费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