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愈发寒凉。很多人怕冷,也经常感冒,头痛汗出,鼻塞流涕,腰背冷,那么有个地方你**保护的不够好,这个地方是——大椎穴!
一旦大椎瘀堵,就会有以上问题甚至更多问题出现。
一、大椎穴:人体小太阳,灸一穴通七经!
大椎穴,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意思是,大椎是督脉与手部三阳经的交会穴。
督脉管理人体所有阳气,汇聚人体所有阳经的穴位,而人体的阳经和督脉又相交汇在大椎穴上,古代把大椎称为:柱骨之汇,汇人体所有的阳经到这个部位上。
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怕冷,容易感冒,刺激大椎穴就可以帮助人体振奋阳气,抵御外邪。
大椎穴是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体战略要地。如果大椎穴不通,将会堵塞7条经络!分别是督脉、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大椎穴被誉为人体小太阳,灸一穴可通七经。
二、艾灸大椎穴有5大功效!
古人把阳气比作太阳,而大椎就是身体小太阳,只要用艾灸点亮它,就能让自身这个“小太阳”发光发热,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艾灸大椎穴具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清脑宁神,肃肺调气之功效,具体表现在以下5点:
1、振奋阳气
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大椎穴就是养护阳气的穴位,只要运用好它,就能让自身这个"小太阳"发光发热,红日当头,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2、调理风湿病
利用大椎穴可以调理令人非常头疼的风湿病,其效果比吃药还强。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增强阳气,赶走湿寒,告别疼痛!
3、防治感冒
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天冷了围上一条围巾就顿时暖和多了,主要是因为我们用围巾阻挡寒气通过大椎进入身体。
反之,如果寒气从大椎这个地方进入,我们就容易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等风寒感冒的症状。中医对于调理感冒有独到的方法,刺激大椎穴就可以将感冒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4、调理颈椎病
一般有颈椎病的朋友,大椎穴往往凸起很高的一块,中医上称之为“富贵包”,一旦出现富贵包,说明颈椎的部位经络堵塞的比较严重。
而大椎又是身体和大脑连接的要塞,大椎一堵,就会影响头部供血,轻则引起头晕头痛,重则引起心脏疾病。用大椎穴调理,就能有效的打通人体的要塞,经络一通自然百病消。
5、调理落枕及肩颈不适
长期伏案工作,脊骨肌肉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及背部的椎间盘还会水分流失,椎间盘因失去弹性而变得脆弱,很容易发生破裂,并且这些颈椎的损伤是不可改变且不可逆转的。
所以应在损伤尚未形成症状、形成疾病的时候,多刺激大椎穴,可以阻止病变进一步扩大。
艾灸时间:艾条悬灸或艾灸盒灸,刺激大椎穴30—45分钟,慢慢适应延长,一日一次,一个礼拜休息1-3天。
艾灸完毕后,切记注意封大椎穴,封穴方法是:用空掌轻轻拍打艾灸过的部位,5-10下即可,然后用衣物遮盖住艾灸的地方。艾灸加盟选爱灸堂
三、灸大椎后会身体发凉,怎么回事?
有人艾灸大椎穴后,会出现某些部位身体发凉的情况,好像在冒冷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这样,大椎为人体“阳脉之海”,能补益人体的阳气,排除在艾灸的时候受凉的原因外,很有可能是体内的寒气被艾灸的温热和作用带出来了。
无论灸哪个穴位,灸后怕风怕冷,这就表明艾灸已经把脏腑、经络里的寒气逼到了体表,到了这种情况,继续艾灸,也许还会有更冷的状态。
这种情况往往皮肤已经很热了,可是身体却很冷,越是冷越证明还没有灸透,阳气还不够,此时应当继续艾灸,乘胜追击。